| 
        
        
        
          
昨日,长春晚报记者从市规划部门获悉,由市建委组织编制的《长春市净水厂原址文化生态园设计》已编制完成,现面向社会征求规划意见30天,截止日期为12月4日。意见反馈邮箱:ghyjfk@163.com。 
整体规划: 
32万平方米生态绿地给腹地添绿 
长春市净水厂曾是长春供水文化的印记,同时也是弥足珍贵的工业遗迹。 
1932年,这里建立第一净水系统;1936年,扩建第二净水系统;1953年,完成第三进化系统,形成了最早的长春市第一水厂。厂区原有约八十多幢建筑,其中18幢为伪满时期保护建筑,六个沉淀池及五个清水池,均为混凝土结构。 
“正因为如此,我市在改造建设中将充分保留其价值。”据规划部门负责人说,长春市净水厂文化生态园是伊通河整治项目的重要节点,其基地在伊通河与南湖主要景观轴线上,到达伊通河湿地只需要五分钟。建成后,园区内的32万平方米生态绿地,将给整个城市的腹地增添一抹浓重的绿色。 
建设方法: 
文化情境再现对建筑再利用 
净水厂原有建筑面积47700平方米,将保留建筑面积37500平方米,拆除建筑面积10200平方米。 
“改造后,这里将成为东北亚水文化主题展示园区,也将是整个东北地区最有故事的公园。”据介绍,文化生态园将打造长春的城市再生科普基地和城市里的动植物群落栖息地。 
作为曾经的历史文化遗迹,我市将最大程度尊重这些遗迹,并用文化情境再现的方式,对这些建筑再利用。建筑方法将采取保留建筑、还建建筑、新建建筑三种,其中保留建筑分为原样、保留立面改造、改造扩建三种方式。 
建设理念: 
海绵城市建设+强大功能区 
区别于多数公园,文化生态园建成后将拥有强大的功能分区。 
长春晚报记者从规划设计图上看到,文化生态园拥有东、西两个入口,园内设酒店商业配套、创客办公、树屋、市民广场、廊桥、雨水花园、林中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森林电影院、湿地景观、净水博物馆群、户外净水展示、下沉雨水净化花园、互动水景、停车场等,服务性精细又实用。 
“为了体现服务功能,园区内设计了540个停车位。”该负责人说,停车场分布在公园的北、东、西三处,共6个。园区建筑所需停车数量为220辆,结合公园所需停车功能,最终设置为540辆的容量。 
公园的另一个特色,即采用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尊重场地本身良好的生态体系,结合海绵城市进行建设。”园内的建筑屋面将有屋面排水,将雨水经过初步净化后补充给地下水。同时,在停车场、市民广场、活动场地等区域将使用透水铺装材料,实现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 
功能分区: 
零排放的自净化生态园区 
水净化利用展示系统将首次亮相公园,这也是我市零排放的自净化生态园区,家长们可以带孩子来感受及水净化利用。 
这是一个十分神奇的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生态湿地科普基地,雨水将在这里初次得到净化;第二步,科普花园,雨水在这里得到二次净化;之后雨水流入雨水花园,进行第三次净化;最后,到达互动水景处,净化水将在此得到利用。 
在历史文化方面,文化生态园将利用原有的第一净水车间打造成新奇水文化博物馆,将集中供热的烟囱和锅炉房打造成工业文化体验中心,现有的第三净水车间将被建设成水库掩体下的艺术设计中心……此外,还将有户外工业雕塑艺术盛宴。         
        
        
  
            
          (责任编辑:admin)
              |